****一个纵队是什么级别(****一个纵队是什么级别的)

纵队,本义指的是纵向组成的队列,在军事术语上多指在军队在运动过程中使用的一种纵向队型。不过,在中国近代史中,纵队的含义得到了扩充,成为了一种独特而令人印象深刻的军事编制单位。无论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曾经使用过纵队这一编制。例如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国民革命军在对陈炯明的东征作战中就第一


纵队,本义指的是纵向组成的队列,在军事术语上多指在军队在运动过程中使用的一种纵向队型。不过,在中国近代史中,纵队的含义得到了扩充,成为了一种独特而令人印象深刻的军事编制单位。

无论国民党还是***,都曾经使用过纵队这一编制。例如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国民革命军在对陈炯明的东征作战中就第一次使用“纵队”这一单位编排军队。

而在解放军的历史上,各路“纵队”更是大放异彩。从抗日战争到****,有太多轰轰烈烈令人拍案而起喝彩叫绝的故事都与“纵队”一词息息相关。在某种程度上,纵队一词贯穿了我军由弱而强、从无到有的发展全过程。

相较于军师旅团这样正式的****,纵队作为一种****,通常是军队在战时的一种临时编成方式,表现为将若干个在同一方向作战的成建制部队编成一个集团。

例如***在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时,将参与“围剿”的国民党军分为北、南、西三路及十个纵队,并随着战争形势和作战任务的变化或取消或重组。而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走上长征之路时,也曾多次将红军编成若干纵队,以方便作战和转移。

****一个纵队是什么级别(****一个纵队是什么级别的)

第五次反“围剿 ”国民党军北路军序列

总之,在抗日战争前,纵队这一单位不论是在国民党军还是我党军队中都十分常见,但这一时期的纵队仍只是一种战时的临时编制,灵活多变,其人数可多可少,其配置可精可劣。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开始了第二次合作。但***为了限制我党武装力量的发展,八路军、新四军的编制加起来只有四个师的编制。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抗日战争的需要,人民军队的发展,同时避开重庆方面的编制限额,八路军和新四军新成立的部队,大多以纵队、支队、总队、大队等编制命名。

****一个纵队是什么级别(****一个纵队是什么级别的)

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先后成立了五个直属纵队,各个纵队的情况比较复杂,就不一一展开介绍了。设立纵队的原因除了不方便设立高级编制之外,还承担着实际的功用,也就是集中敌后和分散的游击部队,有利于将敌后的我军武装力量与国民党**分,从而更好的分配和实施作战计划。

在当时,这一编制有效地适应了复杂的敌后作战的需要,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包括人数不一、没有明确限制、不够正规等等。

但当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守转向战略相持阶段后,***与国民党开始走向“消极抗日,积极**”。八路军、新四军各部队也不再顾虑,各根据地和**经过整军,陆续取消了纵队、支队等番号,将所辖部队改为旅、团等正式的番号,例如115师在1940年10月的整编中,将所辖各旅、团、支队整编为六个教导旅。

****一个纵队是什么级别(****一个纵队是什么级别的)

抗战胜利后,经过抗日战争艰苦考验的我党军队已经壮大成熟,相较于在抗战期间敌后战场以游击战、破袭战为主的作战模式,组建主力兵团进行大型野战任务已经势在必行。

1945年9月21日,延安发出了《关于扩军和组建机动兵团的指示》,在这份文件中明确的指出“各个战略区域都应编整能够机动的突击力量,把他们编组成旅和纵队,准备他们能够实行极大机动”。这其实就是我军组建野战军和野战纵队的开始,其中野战纵队常常简称为“纵队”。

当时各大野战军的情况比较复杂,举例来说,粟裕华中野战军四个纵队有四万七千人,平均每纵队有一万出头。这个数量介乎于师和军之间,更像一个“加强师”。

其实,按照常理来说这个时候应该直接新建军级建制而非纵队。但之所以没有直接以“军”命名,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争取和平谈判,不刺激国民党。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普遍渴望和平,国共双方也展开谈判,但***不过是借谈判之名,行打压削弱***和人民军队之实,在我党做出了极大的让步后,最终达成协定,将军队缩减到90个师的规模,其中我党20个师,国民党70个师。即便如此,***还是撕毁协定,悍然发动内战。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也就继续沿用纵队的编制。

****一个纵队是什么级别(****一个纵队是什么级别的)

莱芜战役中我军华野各纵队

在****期间,随着战事的顺利推进,我军的兵力逐步壮大,也在战火中逐步克服了纵队编制混乱的问题,逐步打向了正规化。

具体而言,在****中期,各个纵队的兵力逐步由“加强师”规模走向“军级”规模,譬如华东野战军各纵兵力普遍在两万五千人以上,个别纵队甚至多达三万人以上。此外,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时,四个主力纵队的兵力也达到了两万五千人。等到在****后期,各部队的兵力愈加充实,东北野战军的部分纵队甚至能够达到六万人,已经达到了加强军的规模。

随着****形势的变化以及条件的成熟,中央认为进一步将部队推向正规化的时机已经成熟。1948年11月,西柏坡正式发布了统一序列和番号的命令。将原野战军的旅、师两级编制统称为“师”,纵队则统称为“军”。

面对这道命令,个别纵队需要“增肌”,个别纵队则需要“消肿”。但无论如何,此事都标志着我军的发展证书进入正规化,也标志着纵队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此后,我军军制逐渐走向成熟,部队人数如何、配置如何等各个方面都走向了标准化与统一化。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hjkw.cn/52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