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应纳税所得额是指在一定期间内,纳税人在其从事经济活动中所得收入,减去期间内应享受的有关扣除后所剩余的收入。本文按照1~10序号格式,就累计应纳税所得额概念及计算进行具体解析和总结。1.什么是累计应纳税所得额?累计应纳税所得额(AccumulatedTaxableIncome,ATI)是指在一定期间内,纳税人在其从事经济活动中所得收入,减去期间内应享受的有关扣除后所剩余的收入。换句
累计应纳税所得额是指在一定期间内,纳税人在其从事经济活动中所得收入,减去期间内应享受的有关扣除后所剩余的收入。本文按照1~10序号格式,就累计应纳税所得额概念及计算进行具体解析和总结。
1.什么是累计应纳税所得额?
累计应纳税所得额(Accumulated Taxable Income, ATI)是指在一定期间内,纳税人在其从事经济活动中所得收入,减去期间内应享受的有关扣除后所剩余的收入。换句话说,ATI是一定时期内纳税人经济活动的收入,减去其中能够提出的职业适用税收扣除项后所剩余的收入,称为“累计应纳税所得额”。即:
ATI = 所得额 – 允许抵扣项
2.累计应纳税所得额按照什么计算?
ATI计算一般分为三种,即:
(1)法律规定的;
(2)全额收益的;
(3)根据就计算纳税所得额的条例的。
3.有哪些行为不计入累计应纳税所得额?
一般来说,直接收入和外部收入所产生的劳务报酬、利息、股息、无形资产收益、股票收益等才能够构成累计应纳税所得额,以下情况并不计入累计应纳税所得额:
(1)货币贬值损失;
(2)投资损失;
(3)捐赠收入;
(4)受捐赠以及赠与的财产;
(5)社会保险费;
(6)教育经费;
(7)社会慈善行为的收入。
4.累计应纳税所得额是如何计算的?
在计算累计应纳税所得额时,首先要确定纳税人应缴税金的额度。ATI计算公式如下:
ATI = total taxable income – allowable deductions
“total taxable income” 来源于纳税人拥有的各种直接收入及外部收入所产生的报酬,而“allowable deductions”是指可以计入税收扣除项目,比如开支,给予情况,个人账户捐赠,一般家庭费用,子女学费等。
5.累计应纳税所得额怎样缴税?
累计应纳税所得额缴税时,在计算税率前,首先要减去税收优惠额度,例如子女教育费、总资产纳税前减除数,允许投资教育经费等,然后按照以下计算应缴税金:
(1)速算扣除数为销售价格和净买入价格之差;
(2)按照累计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纳税额;
实际应纳税额 = (累计应纳税所得额 – 速算扣除数)当地财政所规定的税率。
6.如何减免累计应纳税所得额?
从减免税务的角度来看,减免应纳税所得额的佳途径就是利用抵扣项目,抵扣项目有无形资产、建筑物、土地、设备设施、土地使用权、区奖励物品及服务费等。另外,还可以进行可抵扣的预缴税收征收,也就是预缴税额减免累计应纳税所得额,可节省纳税人的税收缴纳费用。
7.确定累计应纳税所得额时,有哪些重要的准则和原则?
(1)相关权利的合理计算:累计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要确保收入权利的合理计算;
(2)纳税义务人的临时性缴税:在确定累计应纳税所得额时,临时性纳税义务人要按照其实际应纳税状况执行临时性缴税义务;
(3)财产和服务的认定:在计算累计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必须准确地识别财产或服务的权利来源,并结合有关的税收原则进行计算;
(4)合理的扣除项目:累计应纳税所得额在计算时应考虑适当的扣除支出,以纳税义务人的税负。
8.如何处理累计应纳税所得额异常情况?
累计应纳税所得额在申报纳税中,因为经常存在跨地域、跨时间等因素,导致报表数据的缺失、不准确或异常,以及因审核报表的原因,税务机关补缴税款滞纳金或追缴税款。在处理累计应纳税所得额异常情况时,可以采取多种,如重新核算账户,优惠申报,税收关系追溯等,按照税收法律规定处理。
9.累计应纳税所得额有哪些优缺点?
累计应纳税所得额有很多优点:
(1)简化申报:累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niuben22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hjkw.cn/56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