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师德与狄仁杰 狄仁杰是谁推荐给武则天的

大家好,关于娄师德与狄仁杰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狄仁杰是谁推荐给武则天的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狄梁公与娄师德的译文我想了解狄仁杰的历史,有没有

大家好,关于娄师德与狄仁杰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狄仁杰是谁推荐给武则天的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狄梁公与娄师德的译文
  2. 我想了解狄仁杰的历史,有没有其历史书籍可以推荐
  3. 大周皇帝武则天的江山稳固全靠”神探“狄仁杰的功劳吗
  4. 神探狄仁杰引用哪些典故
  5. 狄仁杰是谁推荐给武则天的

狄梁公与娄师德的译文

【原文】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也。”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色。(选自宋·王谠《唐语林》)【文学常识】《唐语林》笔记体唐代文史资料集。编撰者宋代王谠。仿《世说新语》体例,按内容分门系事。书中材料采录自唐人50家笔记小说,资料集中,内容丰富,广泛记载唐代的政治史实、宫廷琐事、士大夫言行、文学家轶事、风俗民情、名物制度和典故考辨等,对研究唐代历史、政治和文学,均有参考价值。【译文】狄梁公与娄师德一同担任相国。狄仁杰排斥娄师德不止一天了,武则天问狄仁杰说:“朕重用你,你知道什么原因吗?”狄仁杰回答说:“我因为文章出色和品行端正而做官,并不是无所作为而依靠别人。”过了一会儿,武则天对他说:“我曾经并不了解你,你做官,实际是娄师德的提拔之力啊。”于是令侍从拿来文件箱,拿了十几篇推荐狄仁杰的奏折给狄仁杰。狄仁杰读了之后,害怕得连忙认错,武则天没有指责他。狄仁杰走出去后说:“我没想到这是娄公在包容我!”而娄公从来没有自夸的表现。【阅读训练】

1.解释:(1)为(2)许(3)咎(4)矜

2.翻译:(1)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2)吾不意为娄公所涵!

3.文中人物形象鲜明,其中狄梁公、娄师德和则天皇帝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参考答案】1.(1)担任(2)左右(3)过错(4)自夸3.狄梁公:知错能改;娄师德:胸怀若谷;则天皇帝:懂得用人之术。

我想了解狄仁杰的历史,有没有其历史书籍可以推荐

在武则天当政和自立皇帝后……尤其在用人方面,很值得称道。只要谁有才能,就不计较门第出身,资格深浅,破格提拔大胆任用。所以,在她手下,涌现出了一大批有才能的大臣,其中最著名的是宰相狄仁杰。(赵文博《中华上下五千年》)

一、生平简介

狄仁杰,唐朝大臣。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举明经。高宗时,历任并州法曹参军、大理丞、侍御史、宁州刺史等职。武则天执政,转文昌右丞出为豫州刺史。天授二年(691年),以地官侍郎同风阁鸾台平章事。后为来俊臣诬陷下狱,免死远贬。神功元年(697年)复相位。执政期间,请求赦免被突厥胁从的人;谏武则天造浮屠大像;建议召回中宗;引荐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著名将相。成为武则天晚年最敬信的大臣。

狄仁杰病故后,追赠文昌右相,谥号文惠;中宗复位,晋赠司空;睿宗时,追封梁国公。世称“狄梁公”。

二、“国老”狄公

(1)官宦世家

狄仁杰出身官宦世家,祖父、父亲都是朝廷命官。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文化修养很高。从小刻苦学习,立志进入官场,显示出耿介的性格,又以孝亲为时人所重。

(2)政绩斐然

稍长,狄仁杰参加科考,考中明经科,从而得以出任汴州参军。其办事公正廉明,得罪了不少如人,结果被诬告下狱。恰值初唐著名画家阎立本正担任河南道黜陟使,他审理案子时,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并对狄仁杰的才学赞叹不已,称赞他是:“海曲之明珠,东南之遗宝。”(《旧唐书?狄仁杰列传》以下简称《旧唐书》)并向朝廷极力推荐。于是狄仁杰因祸得福,担任了并州都督府法曹。在此期间他的德才受到了更多人的钦佩,时人赞誉道:“狄公之贤,北斗以南,一人而已”。

仪凤元年(676年),狄仁杰调任京师担任大理丞。作为中央最高的司法官员,狄仁杰在这个位置上有着完美的表现。仅仅一年期间,他就将历年来留下的案子悉数清理完毕,共涉及一万七千余人,而且没有一人对判决结果表示不满。“周岁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旧唐书》。狄仁杰因此名声大噪,成为人们心目中断案如神,惩奸除恶的青天大老爷。

狄仁杰办案可谓公正无私,不该杀的绝对不杀,为维护法律的尊严,他甚至顶撞高宗,犯颜直谏。同时他对于违法乱纪,贪赃枉法的官吏则绝不留情。

高宗去世后,狄仁杰于垂拱二年(686年)出任宁州刺史。宁州地处河西走廊,五方杂处,可谓冲繁疲难之地。狄公在此处“抚和戎夏,内外相安,人得欢心”,老百姓非常感激他,“郡人勒碑颂德”《旧唐书》。因政绩斐然,狄仁杰升任工部侍郎,赴江南担任巡抚使。

“转文昌右丞出为豫州刺史。”《旧唐书》。武则天称帝后,在娄师德的大力举荐下,天授二年(691年)出任户部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朝廷宰相。

(赵文博《中华上下五千年》):因狄仁杰豫州当刺史之时,办事公平,执法严明,受到当地百姓的称赞…

一天,武则天召见他说:听说你在豫州时名声很好,但是也有人在我面前揭你的短,你想知道他们是谁吗?狄仁杰说:”别人说我不好,如果确是我的过错,我应该改正;如果陛下弄清楚不是我的过错,这是我的幸运,至于谁在背后说我的不是,我并不想知道。”

武则天听了“深加叹异。”《旧唐书》。因此武则天觉得狄仁杰器量大,更加赏识他。

(3)死里逃生

武则天当政,武承嗣等诸武得进,并觊觎皇位,企图得立太子。一些无耻大臣依附武承嗣等人,劝武则天立武承嗣为太子以承大统。在这个问题上,武则天犹豫不决,没有应允。但诸武势大,酷吏来俊臣等皆是他们的爪牙。

然而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很有时望的狄仁杰却与众不同。狄公正色立朝,不肯谄事诸武。其聪明睿智,精明强干,亦颇受武则天信任。

这不能不对这股邪恶势力形成威胁,成为诸武攫取最高权利的障碍。于是惹动了诸武肝火。由武承嗣等授意,来俊臣出面,分头嘱人上书告密,编造谋反的罪名把狄仁杰及裴行本、裴宣礼、卢献、魏元忠等大臣一并栏入逆案,投入大牢,并由来俊臣主审此案,众人危在旦夕。

来俊臣设好公堂,气势汹汹的提审诸大臣。“时一问即承者例得减死,来俊臣逼胁仁杰,令一问承反。仁杰叹曰:’大周革命,万物维新。唐室旧臣,甘从诛戮,反是实’!”《旧唐书》。俊臣见状,也无法动刑。

期间判官王德寿,入狱探视,劝狄仁杰引入平章事杨执柔,当可免死。狄公厉声道:“皇天后土,可表忠枕,奈何使仁杰板污好人呢?”说至此,即以首触柱,血流满面。

由于狄仁杰的“认罪”态度最好,遂放松了对他的看管。狄仁杰乘机血书冤状,藏于棉衣内,几经周折,送到了武则天的案上。

武则天宣狄仁杰等入谒,众人行过臣礼,齐呼冤屈。武氏道,卿等果有冤诬,为何自供反状?狄仁杰慨然道:”若非自承反状,早被搒死,那得重见天日呢?”武氏道:“为何复作谢死表?”大家齐声道:“臣等并无此事。”后经审视乃判官王德寿手笔捏造。

武承嗣等不甘心失败,密囑台官联名上奏,请诛杀狄仁杰等七人。

武氏明知狄仁杰等冤屈,不得以采取折中办法,死罪得免,贬狄仁杰为彭泽令,其它亦都贬黜或流放。

狄仁杰侥幸死里逃生,为唐室留下一脉!

(4)心气相通

狄仁杰在被贬黜为彭泽令时,正赶上彭泽发生旱灾,他积极为百姓申请发放赈济,免除租赋,受到百姓的爱戴。万岁通天元年(696年)“营州之乱”爆发,河北人心惶惶,为了稳定局势,安定人心,武则天调狄仁杰为魏州刺史。

狄仁杰在任百姓安居乐业,契丹听说狄仁杰大名,不敢进攻,闻风而去。“百姓咸歌诵之,相与立碑以纪恩惠。”《旧唐书》。

狄仁杰的政绩再次引起了武则天的重视,武则天先是赐给他紫袍、龟带以示奖励,并在紫袍上亲自绣了“敷政木,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十二个金字,可谓是难得的钦赐。紧接着,狄仁杰再次被召回朝中,于神功元年(697年)升为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加银青光禄大夫,兼纳言,开始了其第二次宰相生涯。

武则天晚年,信重狄仁杰,或许是两人都是山西并州老乡,讲起话来心气相通。即使是这位老臣面引廷争,当众表示异议,武则天也常屈意从之。狄仁杰入见,武则天常免其跪拜,说:”每见公拜,朕亦身痛。”这一时期,武则天对狄仁杰极为倚重,称之为“国老”。

武则天晚年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不得不陷于难以解决的困境。

在武则天犹豫未决之际,也是李唐皇室地位危如累卵之时,“唯仁杰每从容奏对,无不以母子恩情为言,则天亦渐省悟,竟召还中宗,复为储贰。”《旧唐书》

(范文澜《中国通史》):武则天到698年,才决定立唐中宗为皇太子,取消唐睿宗的皇嗣名号,封为相王。

武承嗣深恨不得为太子,急火攻心,竟发病而死。

在狄仁杰生命的最后几年,曾多次要求告老还乡,武则天总是不准。

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病逝,噩耗传来,朝野悲痛。武则天不能自已,不禁泣下道:“朝堂空矣,天夺我国老,未免太速呢。”

(4)最佳伯乐

武则天晚年乐得任情纵欲,所有一切朝政都委任德高望重之狄仁杰。狄仁杰以复唐为己任,对着武则天却婉言讽谏,屡把那切情切理的言语,徐徐引导,所以武则天也被感悟,目为忠诚。

武则天爱惜人才,尊重人才,尝谓狄仁杰道:“朕欲得一佳士,秉枢机,究竟何人可用。”狄仁杰乘机推荐苏味道、李峤、张柬之等。越数日,武则天又问狄仁杰,狄公道:“前荐张柬之尚未擢用。”武则天道:“已迁任洛州来。”狄公道:“柬之有宰相才,不止一司马呢。”武则天乃擢为秋官侍郎。“柬之果能兴复中宗,盖仁杰推荐也。”《旧唐书》

“仁杰常以举贤为意,其所引拔桓彦范、敬晖、窦怀贞、姚崇等,至公卿者数十人。”《旧唐书》

或语狄公道:“天下桃李,尽出公门。”狄公道:荐贤为国,并非为私呢。”

三、关于推荐历史书籍有《旧唐书?狄仁杰列传》、《新唐书?狄仁杰传》。

还有小说《狄仁杰断案传奇》等,特别是《狄公案》流传甚广,狄仁杰成了一个神探,此皆是小说家言。

结束语:观风云际会,看兴衰更替。作为一个封建王朝杰出的政治家,狄仁杰在宦海沉浮的一生中,始终保持体恤百姓、不畏权势,心系民生的气节。在身居相位之后,辅国安邦,为武则天趋利避害费尽心机。他是推动唐朝走向稳定繁荣的一代贤相和重要功臣。

纵观狄仁杰身为大唐忠臣良相,尽己之力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作为史上最佳伯乐发现之千里马,后来都成为大唐的忠臣良相,中流砥柱,为大唐繁荣昌盛发掘了一大批人才,为大唐王朝从“贞观之治”过度到“开元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千年萦绕,数不尽风流人物,大唐名相狄仁杰千古留名!

大周皇帝武则天的江山稳固全靠”神探“狄仁杰的功劳吗

中国历史的主体王朝篡位者,大约有王莽、武则天、曹丕、司马炎、李世民、赵匡胤和朱棣等七位,他们七位篡位者,倘若按照正统观念和道统规范,都是乱臣贼子,该被万世唾骂,但实际上他们当中除王莽以外,其他人并没有被所谓正统所排斥,圣贤所谴责,相反许多人还被后世称颂,成为挽救苍生社稷的明君贤帝,只有哪个当政期间采取了许多仁政措施,被后世称为穿越者、生前政权被推翻、后人无登鼎继位的王莽,被坐实为篡位者,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王莽被后世咒骂,咎由自取,其罪该当。而武则天为什么那么幸运,不但自己未受到该有的斥责,就连善于迎合逢迎他的大臣也被赞颂?看看武则天从临朝承制到退位的十四年给李唐王朝多么严重的损害。第一,被她架空、欺凌,以致推翻的皇帝有5位之多,亲自杀死逼死的李氏子孙几十人。第二,大肆启用武氏族人,祸乱朝纲。第三,发生了大规模的反对武氏政权的兵祸战乱,生灵涂炭。第四,搞特务统治,重用酷吏。第五,李世民开国时期在位23年用了25位宰相,掌权14年治世皇帝武则天却更换了73位宰相,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之最,崇祯皇帝临朝17年换了不足50位宰相,却被人骂寡恩刻薄,是亡国之举。而武则天则被称为善用人才?

武氏对大唐乃至李氏子孙都造成了巨大祸害,只是最后一刻改弦更张,把政权归政于李氏子孙,免于发生改朝换代的后果而已。三次被任用为宰相的狄仁杰在强大的武则天面前,唯一能做的就是洁身自好,尽力迎合逢迎,这是在当时情况下,做事和生存之道,狄仁杰最可称道的是他的聪明和厚道,聪明之处是拥立对了新皇,厚道之处是培养和提携了许多后辈,这是狄仁杰被后世高评的重要原因之一。至于“狄青天”之誉,除狄仁杰长期从事容易讨巧的司法和正堂官以外,狄仁杰的家国情怀和思辨能力助其扬名立万。

神探狄仁杰引用哪些典故

得益于这些年大火的各种影视剧,“神探狄仁杰”的名声走入千家万户。狄仁杰,这可能是大家最为熟悉的唐朝官员之一了。而他又有哪些典故故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劝谏皇帝

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误砍昭陵(唐太宗的陵墓)柏树,论罪应当免职,但唐高宗盛怒之下却要处死他们。狄仁杰却上奏辩护,认为二人罪不至死。唐高宗怒道:“他们砍伐昭陵柏树,置我于不孝之地,必须处死。”狄仁杰直言道:“汉朝时有人盗取高庙玉环,汉文帝想要灭其族。张释之当廷诤谏道:‘假如盗取长陵一抔土,又将如何治罪?’汉文帝因此只杀其一人。陛下的律法悬挂在宫外阙门上,罪不至死而要处死他们,如何取信于天下?现在只因误砍一棵柏树,便杀掉二位大臣,后世又将如何看待陛下?”高宗怒气稍解,免去二人的死罪。

狄仁杰担任宰相时,有太学生要求谒见皇帝,得到武则天的批准。狄仁杰劝谏道:“君主只有生杀权柄不能假手于人,其他的都应当交付给相关部门处理。太学生告见,这是国子监丞、主簿负责的职责。如果天子连这种事都允许,那些贵胄弟子多达数千人,得下多少诏令呢?陛下只要将明文规定告诉他们就行了。”武则天听取了他的意见。

武则天到三阳宫避暑时,答应胡僧去参观埋葬佛舍利。狄仁杰跪在武则天马前,劝谏道:“佛是戎狄之神,不值得让皇帝屈尊驾临。胡僧诡计多端,是想借此迷惑百姓。况且,沿途山路艰险狭窄,容纳不下多少侍卫。皇帝乃是万乘之尊,不宜前往。”武则天便中途折回,道:“我是为了成全狄公的直臣之气。”

武则天晚年时,欲铸造一座浮屠佛像,需要花费钱财数百万,因府库不足,便让天下的僧人每日施舍一钱相助。狄仁杰进谏道:“做工不可能役使鬼神,必定要役使人力;庄稼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终究是由地里长出来的。这么做损害的一定是百姓。如今边境尚未安宁,您应放宽徭役,免去不需急办的事务。即使雇请工匠劳作,以此接济穷人,但耽误农时,也是放弃国家根本。铸造佛像,既费官府库财,又耗人力,如果一方发生灾难,到时又用什么去救济呢?”武则天遂作罢。

整肃纲纪

高宗年间,左司郎中王本立倚恃皇帝宠信,骄横跋扈。狄仁杰弹劾王本立,请求将其交付法司审理。但唐高宗却下诏宽宥。狄仁杰谏道:“国家虽然缺乏人才,但却不缺少王本立这种人。陛下为何要爱惜此人,而亏损王法呢?如果陛下一定要宽赦王本立,就请把臣放逐到无人之地,作为以后的忠贞之臣的警戒!”王本立因此被治罪。

后来,狄仁杰弹劾司农卿韦机,称其所督建的宿羽、高山、上阳等宫室太过壮丽。唐高宗遂将韦机免职,自此朝廷风纪肃然。

愧对娄公

娄师德曾推荐狄仁杰为宰相。狄仁杰对此丝毫不知,反而在拜相多次排挤娄师德,使得娄师德最终被放为外任。武则天问狄仁杰道:“娄师德贤明吗?”狄仁杰道:“他担任将领谨慎守职,但是否贤明,我就不知道了。”武则天又问:“娄师德知人吗?”狄仁杰道:“臣曾与他同朝为官,从没听说过他知人。”武则天拿出娄师德举荐狄仁杰的奏章,道:“我用你为宰相,就是娄师德举荐的,看来他确实知人啊。”狄仁杰大惭,叹道:“娄公盛德,我被他宽容相待却不知道,我不及他太远了!”

狄仁杰是谁推荐给武则天的

娄师德是唐朝武则天时代的大臣,他行事谨慎,稳重内敛。

他的弟弟要放外任出京做地方官。临行来跟娄师德辞行。娄师德要他弟弟凡事忍耐,他弟弟请他放心,对他说即使有人在我脸上吐唾沫,我自己擦掉总可以了吧!娄师德说不行,你自己擦掉别人的气还是没消,不要去擦要等唾沫自己干掉,这样才好。娄的气量可见一斑。

娄师德年高望重深得高宗和武则天的信任,武则天曾问娄师德谁可任宰相,娄师德向武则天推荐了狄仁杰。狄仁杰果然胜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有一天,狄仁杰在和武则天议事时,武则天说了句娄师德真是有知人之才啊!狄仁杰不知自己当宰相是娄的推荐,回道臣并没有听说过娄师德有知人之能。武则天笑道你能入相就是娄师德举荐的,难道好说他不知人吗?狄仁杰听了大是惭愧,从此非常尊重娄师道。

在生活有些人做了帮助别人的好事,被帮助的人还不知道。这就是积阴德!

关于娄师德与狄仁杰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hjkw.cn/66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