亶父怎么读音,两个豕一个山念什么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亶父怎么读音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亶父怎么读音的知识,包括两个豕一个山念什么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檀的木字旁是什么字檀去掉木字旁是亶,拼音是dǎn、dàn。部首亠笔画13结构上中下结构繁体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亶父怎么读音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亶父怎么读音的知识,包括两个豕一个山念什么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檀的木字旁是什么字

檀去掉木字旁是亶,拼音是dǎn、dàn。

部首亠

笔画13

结构上中下结构

繁体亶

五笔YLKG

五行火

基本释义

亶dǎn

〈书〉诚信

亶dàn

古同“但”,仅;只

组词及基本释义

亶父[dǎnfù]

亦作“亶甫”。

天亶[tiāndǎn]

《书.泰誓上》:'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蔡沈集传:'亶﹐诚实无妄之谓。言聪明出于天性然也。'后因谓帝王的天性为'天亶'。

大雅公刘原文注音版

回答:大雅公刘原文读音:

dàyǎgōngliúyuánwén

《大雅·公刘》出自《诗经·大雅·生民之什》。《诗经》中有五篇史诗,《公刘》即其一。《公刘》叙述古代周族英雄公刘带领周民自邰迁至水草丰茂的豳地,初步定居并发展农业的史绩。这是一首在家族内部大型宴会上唱的雅歌,是歌颂周国祖先公刘由邰地迁到豳地的颂歌。这首歌也可以说是周国的开国史诗之一,在历史上,周人共有五次大迁徙,这公刘迁豳是第一次,对周民族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后又传九世,到古公亶父时,因受薰鬻、戎狄的进攻,从豳迁徙到岐山之下的周原(今陕西扶风、岐山间)。周原土地肥美,宜于农作。本歌以忠实厚道的公刘来开头,分别说明了公刘的各种形象,他既是先人民之忧而忧,也是后人民之乐而乐。

公刘

作者:诗经(先秦)

笃公刘,匪居匪康。

乃埸乃疆,乃积乃仓;乃裹餱粮,于橐于囊。

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

笃公刘,于胥斯原。

既庶既繁,既顺乃宣,而无永叹。

陟则在巘,复降在原。

何以舟之?维玉及瑶,鞞琫容刀。

笃公刘,逝彼百泉。

瞻彼溥原,乃陟南冈。

乃觏于京,京师之野。

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

笃公刘,于京斯依。

跄跄济济,俾筵俾几。

既登乃依,乃造其曹。

执豕于牢,酌之用匏。

食之饮之,君之宗之。

笃公刘,既溥既长。

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

其军三单,度其隰原。

彻田为粮,度其夕阳。

豳居允荒。

笃公刘,于豳斯馆。

涉渭为乱,取厉取锻,止基乃理。

爰众爰有,夹其皇涧。

溯其过涧。

止旅乃密,芮鞫之即。

两个豕一个山念什么

豳是一个汉语汉字,拼音读作bīn,本义指豳山,又用作古都邑名,也作“邠”。周后稷的曾孙公刘迁居于此,相传周代祖先即在此立国。在今陕西彬县、旬邑县一带。古公亶父率众由豳地所南迁于周原。

常见词组有豳风、豳雅、玢豳、豳谷、豳颂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豳

四角号码:22770

总笔画:17

部首:山(传统归豕部)

五笔码:EEMK/MGEE

仓颉码:UMOO

郑码:GQGL

拼音:bīn

Unicode:CJK

统一码:8C73

部外笔画:10

字级:二级

笔顺编号:13533342135333452

注音:ㄅㄧㄣ

周字甲骨文有什么特征

目前所见的「周」字的甲骨文字形,有三种:

1、像「田」字之形中间有「点」。

2、「田」形的竖划拉长,像「用」字之形。3、【1】和【2】特征兼有。

(注意,我只是说【像某字之形】,而不是说【它就是某字】。)

甲骨文「周」的构字意图为何,目前还未取得一致,下面简单的综述一下:

早期学者如方睿益、高天忠周等人,认为有像「田地有盐卤」之形,大概也就是今天的说的「盐碱地」,但此说法已被否定。

目前,可信的主要有兩說:

1、田疇說

學者周法高、鲁实先认为甲骨文「周」像「田畴」之形貌,「田」中的「小点」就是表示田中有「密密麻麻的庄家」。

那么,「周」就为「畴」之本字,「周、畴」古音相同,双声叠韵,一声之转。

2、彫玉说

学者朱芳圃等人认为甲骨文「周」字象「雕刻有周密花纹的玉器」。如按照此说,我觉得甲骨文「周」字的字形,非常像侧视的「玉琮」之形:

东汉许慎对「周」的训解是:

《說文》:“周,密也。从用、口。

目前考古所见的玉琮最早的是新石器时代,《周礼》记载:玉琮是华夏古人用来【礼地】的礼器,形制「外方内圆,天圆地方」之义(一说是巫具)。

玉琮的纹饰,几千年以来大致都是相同,都有的宽、细不同的线条纹饰和圆点。周匝有密集的线条,直线则呈田字格,侧视的一个面是非常像甲骨文的「周」字。

下图是两种上古玉琮:

(良渚玉琮刚被热播的纪录片《国家宝藏》选为顶级国宝)

所以,此说认为「周」為「彫、琱」之初文。「彫、琱」都跟玉器雕刻有关:

《說文》:琱,治玉也。《說文》:彫,琢文也。

金文中也直接用「周」表示「雕刻有花纹的的玉器」,如:《縣妃簋》有「周玉」一词:

综上可见,似乎有《說文》支持的「彫玉说」比较可信,但是,「田畴说」也可以从「密集的庄稼」引出「周密」的意思。

所以,「彫玉」和「田畴」两说是不相上下,都很有道理,都可以引申出《說文》所训的「周密」之义:

而由「周密」之意,又再次多重引申出「紧密、周到、普遍、环绕、圆周」等等十几个意思。引申脉络如下:

见《汉语大字典》收录的古今文献例句:

——————————————————————————————-

那你要问:

1、「周」还有一个「周朝、周人」的意思,跟甲骨文这个字是什么关系?

2、字形上从【口】从【用】的【周】是怎么来的呢?

————————————————————————-

先说问题【1】:「周朝、周人」之【周】和甲骨文【周】的关系。

甲骨文中的「周」大部分时候是指地名的,也就是【周方】。

【周方】从卜辞上分析,似乎是在今天的山西晋南黄河和汾河一带。

因此,【周方】是指还没有迁移到岐山周原的周人所居住的地方。(如:《诗经》中就记载了古公亶父为了避免与蛮族发生纠纷,带领周族人从豳州迁到岐山)。

甲骨文中的【周方】似乎跟商人是亦敌亦友的关系。

如《合集6657》是商王卜问讨伐周方的事情:

红线圈起来是:【周方征】三个字

《合集22265》又似乎表明商周有联姻关系:

这片甲骨是商王卜问【妇周】的女子的病好了没有,【妇】在甲骨文中主要专指商王室的妻妾,并不是一般妇女都能叫的。【妇周】就是嫁给了商朝王室的周人女子。

比如:【妇好】也就是【好氏之妇】,【好】也是指一个氏族。

古人经常是这种叫法,在周代,叫【妇姜】的女人特别多,其实就是【羌族之女】【姜姓之女】,周代,羌人大部分完全融入华夏,少部分在汉人扩张的压力下迁移出汉地,成了化外之民。

(今天四川的彝族和羌族,大概都是在汉人扩张的压力下,从北方迁徙过去的。第一次,应该就是炎黄部落的崛起扩张,我们华夏族占据了中原。第二次,是楚国的扩张,南方淮河长江流域的好地方都占据了。第三次,就是秦国的扩张,中原人进入了岭南,他们只有往更偏僻地方去。)

另外,卜辞中也有周人给商人进贡的卜辞。

这似乎跟传世文献亦记载一致,周人表面臣服商人,实际上关系并不融洽,一直都在积蓄力量灭商,估计就是「口里喊哥哥,手里摸家伙」的架势。

但是,学界有有些不同意见,认为甲骨文中的「周」不是【姬周】。

比如学者董珊在《试论殷墟卜辞之“周”为金文中的妘姓之琱》一文中认为:

卜辞中的周人是妘姓周人,金文中的族徽字「周」是【妘周】的族徽,因为【姬周】不用族徽——

但这个观点不是很主流,姑备一说吧!

其实,我们对先周历史并不是很了解,考古和文献在积年上还不怎么吻合。所以,不论何种观点,只要能自圆其说,也没办法轻易否定。但是也不能轻信。

非常之举张,需要非常之证据!!任何时候都必须恪守。

【妘姓】和【姬姓】确实出自同一源头的氏族,估计出自两个不同的母系,所以【姓】不同。

【妘姓】是传说中为颛顼帝之孙祝融氏之后裔,是【上古八姓】之一:

姬、姜、姒、嬴、妘、妫、姚、姞——(另一说:姬、姜、姒、嬴、妘、妫、姚、妊)

姬周取得天下以后,所分封在今天山东的几个诸侯国【鄅国、夷国、逼阳国】都是妘姓,因为算不上【诸姬】,所以,地位不是很高。

—————————————————————————————-

问题【2】,从【用】从【口】的【周】是怎么来的呢?

看下面《字源》制作的演变脉络图非常清晰了:

可以看出,【周】上面的「用」字,毫无疑问就是甲骨文【田】形的讹变而来。

要注意的是,【周】字中的「口」,严格来说不是「嘴巴:口」。

在古文字中它就是一个抽象的分化符号,仅仅起到区别作用的【记号符】。

比如:【唯】和【隹】也是这种情况,【唯】字的【口】只是起分化区别作用的【记号符】。

下面有个答案,似乎是从知乎抄袭来的,我见到答案里面有一段是引用学者姚孝遂的结论:

甲金文方国名用字往往加「口」作分化符号,带口「周」就是在田形「周」初文基础上加「口」形成的,是表示「姬周」之「周」的专用字。这类字据姚孝遂先生在《甲骨文字诂林》中的按语,有「魯」(「魯」甲骨文作「?魚口」)、「商」、「唐」、「吳」等字。

我没有看姚孝遂的原文是怎样的,但这个结论我有些不同意见:

第一,此答案说加【口】分化出来是专门表示【国号】。不对。因为甲骨文的【周】也没有【口】,大部分时候是表示【周方】的国号。

第二,至于加【口】是不是专门表示【姬周】,就需要证明上文说的周方是【妘姓】而不是【姬姓】,那就很难了。

就算这个成立,【姬周】的【周】,在金文中有时候也不用【口】,比如:德方鼎中的【成周】——

【成周】就是指【洛邑(今洛阳)】,【宗周】指【丰京、镐京(今西安)】,【京】就是典型的周人叫法,【京】像「楼台」之形,周人的都城叫【京】。后来引申为汉人政权的首都。

所以,我认为加【口】就是其区别作用,不是一定表示【国名】,也许就是想跟表示【玉器】的【周】区别。

比如《麦方尊金文》:

宗周的「周」加「口」,第二个表示玉器的【玄周(彫)】没加「口」:

【玄周】就是【黑色的彫玉】,【玄】本义是指【一条丝】,引申为颜色,应该指【青色、黑色】都可以。比如【天地玄黄】,也叫【天玄地黄】,【天玄】就是【青天颜色】。中文中表示颜色的字,都跟纺织品有关,如:【红、绛、紫】等等。

【玄:黑色】又可以引申为【看不清】,【看不清、模糊】可以引申为【玄妙】,现代汉语说【这事很玄】,就是这个意思。湖北方言说的【不清白】!

—————————————————————————————

最后,再来看《說文》:

《說文》:“周,密也。从用、口。

从字源角度来说,是不大正确,但许慎那个时候看到的【周】的上部已经讹变为【用】,而许慎也不知道「口」只是分化符号。

所以,从小篆到楷书,说「周」从「口」从「用」也不算错。但是,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就不能这么说了。

【讹变】,在西方拼音文字中也会出现,但汉字由于字形复杂,是最容易发生走形讹变的一种文字。我估计六成以上的汉字,在传抄过程中将字形搞错了,但将错就错,积非成是,约定俗成。

好了,差不多,能想到都说了,这道题就答完了,可以收工了!

—————————————————–

参考文献:

1、李学勤主编(2012),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册1,页88

2、中国社会科学院.(2001).殷周金文集成释文.(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縣妃??》:器号4269,

3、于省吾(1996),甲骨文字詁林(中华书局),冊3,頁2126

4、李圃(1999),古文字诂林(上海古籍出版社),页2冊,第93页

5、汉语大字典委员会.(1996).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湖北辞书出版社.,页655

6、董珊,试论殷墟卜辞之“周”为金文中的妘姓之琱,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769

诗经绵注音

shījīngmián

海绵、绵羊、缠绵、绵绵、小绵羊、丝绵、缠绵悱恻、绵山、绵里藏针、软绵绵、连绵起伏、绵衣、绵白糖、连绵不断、绵延、秋雨绵绵、情意绵绵、绵亘、连绵、瓜瓞绵绵、连绵不绝、绵薄、此恨绵绵、绵力、绵长、福寿绵绵、延绵、绵里针、绵密、绵绵不绝、绵绸、缠绵缱绻、绵绵不断、芊绵、黄绵袄子、绵邈、绵延不断、绵花、绵纸,

歧的音序

歧音序是Q

岐的笔顺是竖、横、竖、提、横、竖、横撇/横钩、捺

歧[qí]汉字

歧,读作qí,形容词可以解释为从止,从支,支亦声;名词可以解释为路旁一歧东上,亦指走入歧路等。

文章分享结束,亶父怎么读音和两个豕一个山念什么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hjkw.cn/70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