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关于李大钊的资料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关于李大钊的资料以及新纪元是谁写的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本文目录觉醒年代资料觉史资料新纪元是谁写的党的最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关于李大钊的资料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关于李大钊的资料以及新纪元是谁写的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觉醒年代资料
《觉醒年代》的内容:讲述了觉醒年代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的故事。主要以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创办《青年杂志》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以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艺术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和党建立的历史必然性。
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背景,讲述了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光辉历程。
首先是生动地展现了一群新文化运动先驱人物的艺术群像。每个人物不再是概念化的一个符号形象,而是一个充满性格,充满血肉,充满灵动细节的艺术形象,所以许多观众会通过这个电视剧认为让历史教科书的那些人物活了起来,让他们有了灵魂和血肉,有了我们能亲近的交流感。
同时,主创又运用诗意的艺术手段,使这些人物的心灵灵魂精神情感得到升华。它更是艺术性地回答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会在中国传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在这个时代成立这一巨大的时代课题。
觉史资料
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每年公历七月一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迅速传遍到我国,经过“五四”爱国运动,最早接受马列主义的革命知识分子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董必武等人,相继在各地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宣传马列主义,从事工人运动。
在列宁领导的公产国际的积极帮助下,1921年7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派出代表到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后因被帝国主义密探发觉,会议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船上继续进行
新纪元是谁写的
新纪元是1919年李大钊写的文章
纪元更迭,时代进步,社会发展。人生最有趣味的事情,莫过于送旧迎新。因为人类最高的欲求,就是不断创造新生活。
基本信息
中文名新纪元
作者李大钊
写作时间1919年1月5日
作品简介
新纪元来,新纪元来!
党的最初目的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纲中,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
党的基本任务是从事工人运动的各项活动,加强对工会和工人运动的研究与领导;党的组织方面的规定为,在全党建立统一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地方组织必须接受中央的监督和指导等。
“一大”通过的《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会和教育工人,领导工人运动。
扩展资料:
1920年夏至1921年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作为两者结合产物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赴日、旅欧留学生中相继成立,建党条件基本成熟,召开全国代表大会也在建党骨干中开始酝酿。
7月3日,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取道欧洲来到上海,与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另一位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会合。他们很快与陈独秀离沪期间主持上海党组织工作的李达、李汉俊取得联系,并交换了情况。共产国际代表建议及早召开党的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正式开幕。会址设在李书城、李汉俊兄弟住宅,大家围坐在客厅长餐桌四周,室内没有特别布置,陈设简单,气氛庄重。
出席者有上海的李汉俊、李达;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留日学生周佛海以及陈独秀委派的包惠僧。陈独秀和李大钊因公务在身未出席会议,而在代表们心目中他们仍是党的主要创始人和领袖。
一大第六次会议刚开始,就遭受法租界巡捕房的侵扰。第二天清晨,代表们分两批乘火车前往嘉兴。两位国际代表目标太大,李汉俊、陈公博也因经历一场虚惊,都未去嘉兴。10时左右,代表们先后到达嘉兴车站,在鸳湖旅馆稍事休息后,登上事先租好的南湖画舫。
这是一个阴天,下起了蒙蒙细雨,游人渐渐离去,秀丽的南湖显得格外清静优雅。11时许,一大会议在缓缓划行的画舫上开始了。
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犹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这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新青年是谁发表的
《新青年》是综合性的文化月刊,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初名为《青年杂志》。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刊物,教育、引导了整整一代人。同时陈独秀还是是五四运动思想指导者。五四运动能够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发生那么大的影响,与他的活动、指导、影响是分不开的。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hjkw.cn/71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