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抗金名将(南宋岳飞抗金的事迹)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南宋抗金名将,以及南宋岳飞抗金的事迹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南宋岳飞抗金的事迹郾城大战是宋金时一次著名的战役。1139年,金朝统治集团内完颜宗弼一派得势,主张再次以武力迫使南宋屈服,夺回河南,陕西。次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南宋抗金名将,以及南宋岳飞抗金的事迹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南宋岳飞抗金的事迹

郾城大战是宋金时一次著名的战役。

1139年,金朝统治集团内完颜宗弼一派得势,主张再次以武力迫使南宋屈服,夺回河南,陕西。次年金朝分兵四路:东起两淮,西至陕西,向宋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宋廷被迫命令各路宋军进行抵抗。

由岳飞率领的岳家军数万人,自湖北出发,很快进入河南中部,连败金军,占领军事重镇颍昌府,淮宁府,并乘胜收复了郑州,西京河南府等地。岳飞还派梁兴等人渡过黄河,联合河东河北义军,在金的后方痛击金军。并收复了不少州县。

南宋抗金的将领中谁的武功最高

武将的个人武力值在战争中的作用是被放大了的,因为这样做可以增加文艺作品的精彩度,一个将领最优秀的品质是运筹帷幄,排兵布阵。于士兵同甘共苦,亲自于敌人对阵搏杀,虽然可以激励士气,一旦主将有所变故,全军被陷入险境,有崩溃的危险。武功最高的应该是岳飞吧。

简述南宋初年抗金战争的主要历程及结局

“靖康之变”以后一个月,宋高宗即位,恢复了宋朝的统治,史称南宋。金国为了使宋朝彻底屈服,继续发动了对南宋的战争,至岳飞被害而宋金达成绍兴和议为止。

一、南宋建立

北宋末康王赵构曾在河北的金营为质。“靖康之变”前,康王赵构再次到金营,途中在磁州(治今河北磁县)被宋将宗泽(1060—1128年)拦下。宗泽认为如果康王再次出使,又将被金人扣押,对宋不利。赵构受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但却在河北游移不定,并未打算营救开封。果不其然,金人按宗室谱牒搜捕赵氏皇族,却漏了康王赵构。金人在北归之前,以宋宰相张邦昌(1081—1127年)为楚帝,建立了伪楚政权,希望以此作为傀儡,不料张邦昌即位才一月就逃往康王处。

康王遂于1127年五月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年号建炎,建立了南宋。高宗初即位后,以李纲为相。李纲是主战派,一直坚持要抵抗金国的入侵,力荐宗泽在东京开封修整军备,推荐张所为河北招抚使、傅亮为河东经制副使,并积极招纳北方各地抗金义军,其中就有王彦(1089—1139年)的“八字军”。当时金军尚未完全控制河北、河东,因此宋人还是大有可为的。李纲又坚决反对对金投降,这就与宋高宗和汪伯彦(1069—1141年)、黄潜善(1078—1130年)等投降派相抵触,于是李纲仅为相七十余天就去位,而他所推荐的主战派官员和将领多被罢免。

宋高宗与汪、黄等人为首的投降派,害怕农民甚于害怕金人,对各地抗金义军的壮大颇为恐惧,宁可向金国投降而希图保有东南半壁江山以苟安一隅,只有在南宋朝廷面临灭顶之灾时才会不得已抵抗金军。

二、金军南侵与宋高宗南渡

此后,宋高宗退往南方的扬州(今江苏扬州),不仅不打算收复河北、河东地区,连河南之地都要放弃,这就相当于向金国示弱,因此金国便更加大胆地侵入中原,甚至妄图一举灭宋。

金天会五年(1127年)秋冬,金军分三路而下:东路由完颜宗辅(1096—1135年,金太祖第三子)率领,自沧州东下;中路由完颜宗翰(1080—1137年)率领,自河阳(今河南孟州市南)渡河;西路由完颜娄室(1077—1130年)率领,由河东向西进攻陕西。其中东、中两路打算直趋宋东京,但东路在滑州(治今河南滑县)受阻,转而东入齐地攻掠。中路分兵南下攻入宋京西南路(今河南南部、湖北西北部一带)。西路则迅速攻取陕西大部府州,直至陇西。

不过,由于金军正面受到宋将宗泽的阻击,而在金军后方河北、河东各地抗金活动风起云涌,导致其南侵的活动不得不暂缓。天会六年上半年,金国集中力量重点镇压北方抗金活动。

而宗泽向北收复河北地区的请求不获高宗允许,建炎二年秋悲愤成疾,在三呼“过河”之后去世了。宗泽的去世使得南宋防御力量受到巨大打击,金军在北方镇压活动取得阶段成果后,遂再次南下,直逼扬州。完颜娄室在西路牵制川陕宋军,至天会七年(1129年)攻破西夏东南面的延安府(今陕西延安)等地,巩固在西北的战果;东路完颜宗翰率军攻入河南,直逼扬州,因宋高宗逃往江南而罢。

宋高宗于建炎三年(1129年)春逃至杭州。当时张浚(1097—1164年)、刘光世(1089—1142年)、韩世忠(1090—1151年)等率宋军正在江淮一带防御金军,突然发生了“苗刘兵变”。苗傅、刘正彦趁其他将领在外之时,逼迫宋高宗杀掉其所宠的权臣和宦官康履等人,并逼宋高宗退位,传给其子赵旉(1127—1129年),改元明受。不久,各路宋军“勤王”,平定叛乱,苗、刘都被杀,高宗复位。但这次兵变打击了投降派的势力,也使得高宗对掌兵权的将领更加忌惮,对后来的宋金和战有一定影响。

金天会七年(1129)冬,金军趁南宋长江防线未巩固之机大举渡江,企图一举灭宋。完颜宗弼(兀术,?—1148年,金太祖第四子)统金军东西两路南侵,西路在黄州(治今湖北黄冈)渡江,攻入江南西路,在荆湖南、北路攻掠以后北撤;东路军攻下寿春(今安徽寿县),又破庐州(治今安徽合肥)、和州(治今安徽和县),攻采石渡受阻,转而北移于马家渡(今安徽马鞍山东北)渡江,连克建康(今江苏南京),逼近杭州。

宋高宗慌忙乘楼船下海,逃往明州(今浙江宁波)、温州(今浙江温州)、台州(今浙江台州)沿海。金军不习水战,攻下杭、越(治今浙江绍兴)、明等州后,无法从海上去追击宋高宗,又被江南的南宋乡兵打败,就在江南烧杀抢掠一番后声称“搜山检海已毕”而北返。

在兀术北返时,被宋将韩世忠及其妻梁红玉所率宋军围于黄天荡(今江苏南京栖霞区栖霞山北长江江面)四十八日,用火攻方突围而去。此后,金军一度不敢渡江了。金军撤走后,南宋朝廷终于得以暂时安定,选择了杭州作为偏安一隅的都城,改称临安府,但为了面子仍称“行在”而不称都城。而金国也在天会八年(1130年)九月建立了一个傀儡政权伪齐,以北宋叛臣刘豫(1073—?年)为帝,辅助金国控制中原地区。

三、北方百姓的抗金活动

由于南宋不组织北方各地军民抵抗,因此错失良机,河北、河东、京东、陕西等地的土地逐渐被金军攻取。女真贵族在华北抢掠土地、财物和人口,野蛮地屠杀反抗金国的村落和城市百姓,掠买人口为奴隶,逼迫华北地区各族百姓剃发而改用女真人的发辫。

因为女真贵族是短短数十年从白山黑水中发展出来的,保有这些落后野蛮的制度和习俗,对华北地区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在金世宗以前的数十年间,尤其是在金军刚刚攻占华北地区的时期,这种情况更加严重,而由此激起北方各地百姓的反抗。其中主要有以下几支队伍:

河东路各地百姓纷纷结成忠义社,以红巾相区别,反抗金军,与粘罕(完颜宗翰)周旋。

在河北赞皇县(今河北赞皇)有五马山寨,首领为马扩、赵邦杰与自称是信王赵榛(宋徽宗第十八子)的赵恭等人,有众数十万人,曾向南宋求援,多次无果,只得到一些虚名,建炎二年(1128年)秋山寨被金军攻陷,分散到各地继续抗金。

王彦有八字军,因军士皆在脸上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字而得名,他在河北组织包括岳飞在内的数千军民,自南宋建立起持续抗金,在新乡(今河南新乡)、共城(今河南辉县市)一带活动,河东一带的忠义社和怀、卫等州(今河南新乡、焦作、济源等市一带)河北义军都接受王彦指挥,声势浩大。女真贵族强迫北方百姓剃发后,加入八字军的人数也越来越多。王彦曾打算到河东太原建立根据抵抗金军,但遭到了金军的打击,不得已率一部分八字军随南宋朝廷南下了。

先前反抗北宋统治的梁山泊农民军,在张荣的率领下,转而进攻金军,反抗其统治。建炎二、三年的几次金军南侵活动中,张荣率有数万船只的水军截击金军,因此金军集中攻击梁山泊。张荣又将基地沿清河转移到楚州(治今江苏淮安)一带的河湖中,坚持抗金。

不过,尽管北方各地的百姓义军抵抗活动很多,但力量都很弱,没有南宋正规军队的援助,是无法起到收复失地的作用的,只能对金军进行一些牵制。然而南宋朝廷只顾苟安,根本不理睬这些义军的求助,因此这些义军不久就都先后被金军镇压下去,或者化整为零,抗金活动更加式微了。

由于岳家军的坚决抗金,使得金国统治者不得不改变策略,于天会十五年(1137年)冬废掉伪齐政权,假意与南宋议和。这使得南宋主战派和投降派的矛盾逐渐尖锐,南宋也撤除了淮南的守备。不久,金国很快撕毁和议,再次发兵南侵。

宋绍兴十年(金天眷三年,1140年),金都元帅完颜宗弼(兀术)发兵四路南侵。兀术的大军在顺昌(今安徽阜阳)遭到宋将刘錡(音奇,1098—1162年)八字军的阻击而大败。岳飞此时已经遭宋高宗所忌,但宋高宗恐顺昌失守,不得不起用岳飞抗金。

在岳飞已经出发,顺昌已经转危为安后,岳飞便在李若虚的支持下,开始北伐。他派人联络北方义军,分兵攻取西京洛阳、郑州(治今河南郑州)。金兀术趁机集中兵力进攻岳家军的大本营郾城(今河南漯河),以“铁浮图”(一种重装骑兵)与“拐子马”(一种轻骑兵)进攻岳家军。岳家军以斧、钩镰枪等大破金军“拐子马”,金军大败。岳家军又败金军于颍昌府、朱仙镇(今河南开封市祥符区朱仙镇),兀术不得不逃回开封。受到打击后,金国已经打算撤到河北、放弃河南地区了。

然而,眼看岳飞率军已经要攻至开封,河南之地多被收复,河北、河东义军情绪高涨之时,宋高宗和秦桧(1090—1155年)为主的投降派害怕岳家军和各地百姓组成的义军难以控制,也害怕会激怒女真贵族,因此一天下十二道金牌勒令岳飞旋师。“十年之功,废于一旦”,岳飞不得不退兵,之前所收复的失地又被金军占去。次年正月,岳飞援救淮南宋军,这也是他与金军最后一次交锋。

四、宋金绍兴和议

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春,岳飞、韩世忠、张俊的兵权都被解除,防御也被撤除。金国统治者看到南宋已经自废武功,便威胁要发兵讨伐南宋,并表示须割淮北地,并杀害岳飞,金国才能允许议和。于是在宋绍兴十一年冬(1142年1月),宋高宗、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等将领后,与金国达成了绍兴和议。

南宋以此屈辱条款,赢得了喘息苟安的机会,而金国也因此停止了对南宋的战争,虽然这种和平延续了不到二十年。

同为南宋抗金将领,岳飞和八字军首领王彦为什么关系不太好呢

这个问题有意思,我试着回答一下。岳飞和王彦的嫌隙应该来自于建炎元年那次不太成功的北伐,彼时赵构渡河建立南宋,以李纲为相,准备收复河山。李纲提拨了张所为河北招抚使,总览北伐全局。张所其实是个很关键的人,王彦和岳飞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对岳飞是有知遇之恩的,后来岳飞成为统军大将后也全力培养张所的孩子。

后来张所好不容易拼凑了7000人的部队,以王彦为主将,率领岳飞等人渡河北伐。但是奇葩的事情发生了,李纲在相位上只坐了75天,很快就被主和派给赶下去了。李纲提拨的张所自然也好不到哪去,直接被罢免,还贬到岭南去,享受了和苏东坡一样的待遇。整个北伐的所有工作都彻底的被废弃掉。

这时候的王彦就尴尬了,他率军北上打了好几个胜仗,正是形式大好的时候。顶头上司就没了,没了也行,换个人来管管啊?人都不给换了,自己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成了一支孤军。没有上级命令,也没有后勤补给,因为之前的几场胜仗,金军也开始重视起这支部队,开始集结。无奈的王彦只好在新乡的石门山驻扎下来,召集诸将想办法,王彦本人的想法是不能继续推进了,否则会很危险。但时年25岁的岳飞不这么看,那时的岳飞大概还是一个有点愤青的理想主义者,毕竟英雄也是需要成长的。他毫不客气的喷了王彦一脸口水:“二帝蒙尘,贼据河朔,臣子当开道以迎乘舆。今不速战,而更观望,岂真欲附贼耶”。这指责太严重了,我估计王彦当时脸得和猪肝一个颜色,老子就是在后援断绝的时候停下来想想办法,你居然能给我扣个投敌的大帽子?

三十八岁的王彦还是很有涵养的,没有直接砍了岳飞,只是沉默不语的给岳飞劝酒。岳飞的暴脾气彻底发作了(你没看错,年轻时候的岳飞也是个暴脾气,不是你印象中那个温良恭俭让的儒将),自己带兵出去开干,把金军的大纛都给抢了,然后其他各军纷纷助战,很快就攻克了新乡县城,活捉了一个千夫长,随后又打跑了一个万夫长。不得不说在军中的岳飞猛的不像人类。

本来这事到这里应该是岳飞少年意气风发的故事,可是王彦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岳飞打的实在太猛了,猛到金国以为南宋是大军北上,干脆集结了几万大军,六个万夫长开过来正面刚。如果没有进城这支部队还能打打游击,进了城就直接被包围了。一支没有补给的部队被围住的局面多糟糕是可以想象的。但王彦和岳飞还是够猛,他们和其他将领商量一下之后,居然在几万人的包围里直接杀了出来。我一直都不明白,拥着这样可怕军队的宋朝怎么就会叫人给揍的那么惨。

杀出来后这支部队的士气也彻底崩溃了,有些将领自己带兵走了,岳飞和王彦虽然都主张继续打,但在路线上分歧太大,况且岳飞对王彦的怀疑也还没消除。于是岳飞也带着自己的余部离开了王彦。

王彦收拢残兵后,继续召集义军,组成了那支著名的“八字军”,就是所有人都在脸上刻“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个字。因为得到各路义军的支持,逐渐开始壮大。而岳飞则率部在太行山附近抗击金军,屡次血战到身被数十创却屡战屡胜。后来到了冬天,岳飞所部缺衣少粮,独立带兵的岳飞终于明白了当时王彦的难处。他只身前往王彦的山寨负荆请罪并求借粮草,王彦麾下的将领多数劝他杀掉岳飞,但王彦没有那么做,他对岳飞说:“汝罪当诛,然汝去吾已久,乃能束身自归,胆气足尚也。方国步艰危,人材难得,岂复雠仇报怨时邪!吾今舍汝”,他再次敬了岳飞酒,但没有借他粮草。我觉得他的想法是: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可你的方法我不认同,你犯的错我个人可以原谅,我敬重你的理想和胆识,所以我愿意和你共饮。我同样尊重法纪,所以我不能给你粮草,因为你犯的是军法。

碰壁的岳飞没有灰心,继续在太行山抗金,之后归附宗泽,终成一代名将,不,是超越名将范畴的民族英雄。王彦转战南北,屡立战功,却终被解除兵权,郁郁而终。这两个立志收复河山的英雄,就这么走完了殊途同归的一生。他们都怀着救国救民的理想奋斗,却都必须面对山河难复的悲怆。其实就我个人来说,我并不觉得他们的关系不好,他们只是选择的方法不同而已,在个人之间,王彦和岳飞是惺惺相惜的。

谁是北宋著名的抗辽将领,谁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

北宋抗辽名将有李继隆、杨业等,南宋抗金名将有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等。

一、李继隆

李继隆,北宋名将、外戚。李继隆善骑射,晓音律,好读《春秋左氏传》,以礼待儒士,多智谋,谦虚谨慎。初以恩荫补供奉官,参与攻灭南唐、北汉,并在第一次幽州之役中颇有斩获,以功授镇州都监。其后随大将崔翰、潘美于满城、雁门两次击败契丹。

北汉灭亡后,李继隆作为先锋参加了第一次幽州战役,与郭守文领先锋军击破契丹数千人。包围幽州时,又与郭守文担任先锋,败契丹于湖翟河南。

此时,因太宗的失误,宋军在高粱河之战中受契丹名将耶律休哥的反击,遭遇惨败,宋军各路人马都慌忙败退,只有李继隆所属部队且战且退,安全撤离,耶律休哥看后也大吃一惊。

辽军随后转入反攻,契丹派出耶律休哥和大将韩匡嗣带领大军直抵满城。当时身为监军的李继隆当场表示“事有应变,安可预定,设获违诏之罪,请独当也”。有了李继隆拍胸脯,宋军于是大胆的做了违背太宗意图的正确变阵。契丹军惨败,被斩首万级、俘三万,杀敌约八万人。

二、杨业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在雁门关大破辽军,威震契丹。雍熙三年(986年),宋军分三路攻契丹,杨业任云应路行营副都部署,与都部署潘美、监军王侁率军出雁门关,连克寰、朔、应、云等州。

后因东路军在岐沟关(今河北涿州西南)溃败,契丹军乘胜西进复占寰州,奉命与潘美掩护四州民众南撤。力主避敌锋锐,分兵诱其向东,设伏阻扼契丹军南下,保障民众转移。

潘美、王侁不纳其策,强令趋朔州迎战契丹军。杨业知此战必败,临行前约潘美在陈家谷口(今山西宁武北)接应。遂挥军奋进,陷入重围,苦战终日,无援绝食而死。

三、岳飞

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金军攻打江南时,独树一帜,力主抗金,收复建康。绍兴四年(1134年),收复襄阳六郡。

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宗弼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夹击金军。岳家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

南宋抗金四杰指的是哪四人我只知道三人:岳飞,韩世忠和张浚

除了这三位还有抗金累到病死的刘锜

好了,关于南宋抗金名将和南宋岳飞抗金的事迹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hjkw.cn/68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