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历代帝王,大汉皇朝的皇帝多少位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汉朝历代帝王,大汉皇朝的皇帝多少位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本文目录汉朝四百年出现了哪些有作为的皇帝西汉王朝共历经多少位天子、各在位多少年汉文帝是西汉第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汉朝历代帝王,大汉皇朝的皇帝多少位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汉朝四百年出现了哪些有作为的皇帝
  2. 西汉王朝共历经多少位天子、各在位多少年
  3. 汉文帝是西汉第三仼还是第五仼皇帝
  4. 西汉享有庙号的八位帝王,是根据什么来定的,是功绩吗
  5. 大汉皇朝的皇帝多少位

汉朝四百年出现了哪些有作为的皇帝

雄汉盛唐,这两个朝代是中国两千年封建王朝的两座高峰

汉朝分为西汉、东汉,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西汉为刘邦创立,东汉为刘秀创立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出自汉景帝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带了刘秀的时候,已经是平头百姓了。和刘备差不多。

汉朝四百余年,雄才大略的皇帝层出不穷

今天就在这里举例几个

首推汉武帝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这五个皇帝,主席给予的评价很高

汉武帝刘彻的故事大家也都很清楚,在这里不详细述说了

第二是汉文帝和汉景帝

汉朝之所以为汉,文帝和景帝功不可灭

汉武帝之所以大败匈奴,文帝和景帝居功至伟

文景之治是西汉走上了顶峰

二人采取了黄老无为而治的手段,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恩威并施,百姓安居乐业,国家不断兴旺,虽然在汉景帝时期发生了此时期唯一的动乱—“七国之乱”,但是也不过经历三个月而已,微澜不兴

“文景之治”,是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第一个治世!

第三是汉宣帝

汉宣帝刘询是汉武帝刘彻曾孙,原太子刘据之孙。汉宣帝在位期间,摒弃了不实际的儒学,采取道法结合的治国方针,心民间疾苦、减免赋税、赈济百姓、扶助鳏孤。汉宣帝治理期间,国家经济得到恢复,国势达到西汉极盛,四夷宾服、****,史称“孝宣之治”。

第四个就是刘秀

中兴支柱,汉朝延续四百年的第一工程。

刘秀在位三十三年,面对断壁残垣、江山破碎的社会,他勤于国政,敢于改革,终使东汉王朝在一片焦土废墟中得到恢复和发展。政治改革官职,整治官风;经济上解放生产力,休养生息,发展经济;文化上大兴儒学、推崇气节,被称为“光武中兴”。

第五个是汉明帝

汉明帝刘庄就是阴丽华的儿子

刘庄在位期间,继承了刘秀的中兴大业,推行德政,整肃吏治,与民休息,鼓励农桑,兴修水利,大兴学校,推行自由。

在这个时候,汉明帝明确允许人民有说话的自由,也有不说话的自由;有从政做官的自由,也有不臣、不仕的自由。

***说过:汉尚气节,光武、明、章,奖厉名节,为儒学最盛时代,收孔教复苏之良果。尚气节,崇廉耻,风俗称最美。

汉明帝和他的儿子汉章帝共同早就了“明章之治”,这段时间是汉朝文功武治的最顶峰。

所以汉明帝在汉朝的皇帝中当名第一,因为他对中华文化文明的影响最大。

西汉王朝共历经多少位天子、各在位多少年

西汉朝皇帝谱

汉高祖刘邦

(前256-前195)

前206年称帝,在位12年

汉高祖刘邦,字季,出身农民家庭,陈胜反秦起义,刘邦响应,自称“沛公”,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后又与项羽争天下,经4年,打败项羽。

与前202年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刘邦在位12年,死于前195年,时年62岁。

惠帝刘盈

(前211-前188)

前195年即位,在位8年

刘盈,刘邦的儿子,母吕后(雉)。

刘盈为人软弱,吕后专权。在位8年,死于前188年,时年24岁。

吕后

(前241-前180)

(前188-前180)年称制掌权

吕后,姓吕名雉,刘邦妻子。

她是刘邦定天下的得力助手。刘邦死后,惠帝立,吕后掌权,她手段残忍,野心勃勃。惠帝死后,她先后选立刘恭,刘弘为帝,自己掌握实权,又大封吕氏家族。她死于前180年,时年62岁。死后,吕氏家族就被陈平,周勃一网打尽。

文帝刘恒

(前202-前157年)

前180年即位,在位24年

文帝刘恒,刘邦第四子。

前202年,吕后死,刘恒即位。即位后削弱诸侯势力,减轻农民赋税,重生产,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汉文帝还是一位十分节俭的皇帝,自己穿粗制丝绸,妃子衣不能拖地,建造的陵墓随葬品也只有陶器。死于前157年,时年46岁。

景帝刘启

(前188-前141)

前157年即位,在位17年

景帝,文帝的儿子。

即位后,平定吴楚七国叛乱,汉朝统一的中央集权统治大大加强。景帝继续推行减轻赋税和徭役,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形成历史上的“文景之治”。景帝死于前141年,时年48岁。

武帝刘彻

(前157-前87)

前141年即位,在位55年

武帝,景帝第九子。

武帝在政治上继续加强中央集权,陆续夺去大批王,侯爵位。并与匈奴进行长期的战争,先后以卫青,霍去病为将,屡次大败匈奴。武帝时是西汉最强盛的时期。武帝死于前87年,时年71岁。

昭帝

(前95-前74)

前87年即位,在位14年

昭帝刘弗陵,武帝幼子。

昭帝多次下令减轻人民负担,对匈奴的关系处理也较得当。昭帝死于前74年,时年21岁。

宣帝

(前91-前49)

前74年即位,在位26年

宣帝刘病已,一名询,汉武帝曾孙,祖父刘据,父刘进。

昭帝无子,刘病已立。宣帝时,进一步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他多次下令减轻人民负担。史称“孝宣之治,信赏必罚,可谓中兴”。死于前49年,时年43岁。

元帝

(前75-前33)

前49年即位,在位17年

元帝刘奭,宣帝子。

即位后封王皇后一家五司马,侯十余,埋下外戚专权的祸根。元帝时有王昭君出使匈奴,但元帝时汉朝国力开始衰弱。元帝死于前33年,时年43岁。

成帝

(前52-前7)

前33年即位,在位27年

成帝刘骜,元帝子。

成帝时,汉王朝衰落,外戚专权,元帝终日与赵飞燕饮酒作乐,成帝死于前7年,时年46岁。

哀帝

(前26-前1)

前7年即位,在位6年

哀帝刘欣,元帝的庶孙,成帝的侄子。

哀帝时,社会矛盾尖锐化,但哀帝却只信鬼神天地,宠幸男宠董贤,造成王莽专权。哀帝死于前1年,时年26岁。

**

(前9-5)

公元元年即位位,在位5年

**刘衎,元帝庶孙,中山孝王刘兴子。

即位时9岁。王莽掌权。公元5年,被王莽毒死。时年14岁。

孺子婴

(5-25)

(6-8)年在位,在位2年

孺子婴,宣帝的元孙,刘显的儿子。即位时才2岁。

公元8年,王莽自立,公元25年,孺子婴被杀,时年21岁。

汉文帝是西汉第三仼还是第五仼皇帝

汉文帝是事实上的西汉第五任皇帝,汉朝官方承认的第三任皇帝。

事实上的第三位皇帝——前少帝刘恭、第四位皇帝——后少帝刘弘,《汉书》没有把他们列入《*帝纪》,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也没有把他俩列入《**本纪》。

这是什么原因呢?

说来话长。

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子,起初被封为代王。

刘邦去世后,皇太子刘盈继位,七年后病逝,谥号孝惠皇帝。

刘盈去世后,皇太子刘恭继位。四年后,刘恭得知生母被吕后所杀,口出怨言,被吕后幽禁而死,史称前少帝。

刘恭的兄弟刘弘被吕后立为新皇帝。

四年后,吕后去世。

大臣们联合刘姓皇族诛灭吕氏家族。

因为害怕小皇帝刘弘长大后翻案,大臣们对外宣称刘盈没有亲生儿子,刘弘兄弟是吕后从宫外面抱养的。

大臣们杀掉刘弘和他的三个兄弟,迎立代王刘恒继承皇位。

刘恒做了二十三年皇帝,在位期间提倡俭朴,与民休养生息,开创著名的“文景之治”。

西汉享有庙号的八位帝王,是根据什么来定的,是功绩吗

简单来说,是按照功绩和德行,而且西汉享有庙号的皇帝没有八个。

庙号起源于重视祭祀的商朝,商朝灭亡后,周朝使用谥号制度,庙号被废除,秦始皇更甚连谥号也一并废除。

不过到了刘邦建立汉朝,这两种称号又都被捡了起来,所以说,汉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庙号和谥号的帝制王朝,刘邦本人,也是第一个拥有谥号跟庙号的皇帝。

西汉一共有14位皇帝,分别是高帝、惠帝、两位少帝、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废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另外还有个孺子婴,他的身份一直都是皇太子,王莽是假皇帝(即代理皇帝)。

14位皇帝中,两位少帝和**都是傀儡皇帝,惠帝合昭帝也差不多,而废帝刘贺估计是想跟霍光争权,不到一个月就被废了,都没怎么尝过权力的滋味。

剩下的九个皇帝中,曾有庙号的就多达六个,不过真正流传后世的只有四个,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规矩的松动与收紧。

庙号的废而复用中间隔了八百多年,关于它的记载又不甚清晰,虽然名头是起源于商朝,实际上很多东西都是汉朝人自己来弄,所以一出手就搞出了问题。

庙号议定的规矩是“祖有功而宗有德”,祖和宗都是庙号,前面加一字以示概括,二者的区别就是庙号的规矩,功为开创之功,德为守成之德,所以庙号的议定既看功绩,又看德行,不过德行这东西最好胡诌,只要皇帝愿意,无德都能给你找出德来,谁还没个长处。

庙号是用于宗庙,那么就一定是在皇帝死后由继任皇帝跟大臣们一起选,比如刘邦,在他去世后,“群臣曰:‘帝起细微,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曰高皇帝。”

群臣给刘邦上庙号为太祖,这没什么问题,毕竟汉朝就是刘邦建立的,虽然没能达到秦朝的疆域面积,还被匈奴揍了一顿,但这不影响刘邦的功绩,大臣们还独创了一个谥号“高”给他,称汉太祖高皇帝。

不过这个称号很快混了,大家更喜欢把庙号谥号合称,称刘邦的宗庙为“高祖庙”,于是有了高祖这个全新的称呼。《汉书》试图矫正这个错误,写了《高帝纪》,但它跟《史记·高祖本纪》的知名度和传播差远了,最后大家将错就错,把高祖也当成了一个庙号。

群臣的意见得到了新皇帝汉惠帝的赞许,于是刘邦的庙号就定下来了。

由于庙号刚刚恢复,汉初对庙号议定非常谨慎,像汉惠帝这种被母亲控制的皇帝,想都别想有庙号,像汉文帝开创文景之治,又是个大孝子、宽厚之君,群臣议定“德莫厚于孝文皇帝”,才给他上庙号太宗。

可文景之治的后半段汉景帝就没这个待遇了,他因为为人暴烈(砸死吴王太子、诱杀老师晁错),德行有亏,没能混上庙号。

其实别说汉景帝了,他的儿子——大名鼎鼎的千古一帝汉武帝也差点没混上庙号,由于武帝的穷兵黩武,晚年时起义频发,他去世后群臣对他并不是一片赞歌,议定庙号之事困难重重。

直到汉昭帝去世、汉废帝来了又走、汉宣帝继位,这件事才多少有点眉目,汉宣帝本人是汉武帝的曾孙,他的祖父是汉武帝的长子刘据,在武帝晚年的巫蛊之祸中几乎全家覆灭,只留下个孙子,皇位也落入到他弟弟汉昭帝手中。

汉武帝在巫蛊之祸中判断失误,酿成了皇后和太子的死,这也是他德行的一个缺失,是他难以议定庙号的一个阻碍。

不过汉宣帝上位后,为了显示自己嫡曾孙的身份,强力压下所有反对声音,给汉武帝上了世宗的庙号,意为“世世尊之”。

而汉宣帝自己,也因为励精图治,把汉朝的经济、军事、疆域等带上一个全新的高峰,拥有了中宗的庙号,这个庙号,一般是授予中兴之主的,汉宣帝时期,也叫孝宣中兴。

以上四位,太祖太宗,世宗中宗,就是普遍承认的有庙号的西汉皇帝,那不普遍承认的呢?

就是规矩放松后的产物了,汉元帝给父亲上了中宗的庙号,又借着父亲攒下的国力南征北讨,威名赫赫,陈汤攻匈奴和昭君出塞都发生在他执政时期,所以他儿子汉成帝给他上了个高宗的庙号。

汉元帝其实也是西汉衰落的开始,他为人柔懦,又宠信宦官,酿成了帝制时代第一次宦官专政,而灭亡西汉的王氏外戚,源头就是他的皇后王政君。所以给他上庙号,基本是把德行丢进垃圾桶了,庙号议定的规矩,也就松了。

汉成帝时期则是王氏外戚权力滔天的时期,汉成帝荒于酒色,任由外戚干政,农民起义也渐渐多了起来,可谓功绩与德行俱无,可他却还得了个统宗的庙号。

汉元帝和汉成帝的庙号可谓名不副实,完全丧失了庙号应有的价值,所以在西汉灭亡十余年后,汉光武帝建立东汉,再建汉朝宗庙时,废除了元帝和成帝的庙号,只保留了太祖、太宗、世宗、中宗四位。

大汉皇朝的皇帝多少位

大汉皇朝有过多次的衰弱与兴起,如果把当时所有以汉为国号的政权都算起来的话,那么汉朝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西汉、东汉与蜀汉。这三个阶段的所有汉朝帝王全部加起来总共有30位之多。这其间,还有过一位受禅而称帝的王莽,只不过他改国号为新,所以,不能算是汉朝皇帝了。

下面,就将汉朝所有的帝王全部都例出来:

西汉时期

公元前202年2月,楚汉之争过后,汉高祖刘邦称帝,定都长安,定国号为汉,史称西汉。从此先后经历了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汉废帝刘贺、汉宣帝刘询、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汉**刘衎、汉孺子刘婴、(这其间王莽受禅称帝,改国号为新,后于公元23年2月,刘玄称帝,定都南阳,恢复国号为汉)、汉更始帝刘玄、汉建世帝刘盆子,就此西汉结束,其历经15位汉朝帝王。

东汉时期

公元25年6月,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复用国号为汉,史称东汉。东汉先后经历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汉和帝刘肇、汉殇帝刘隆、汉安帝刘祜、汉顺帝刘保、汉冲帝刘炳、汉质帝刘缵、汉桓帝刘志、汉灵帝刘弘、汉少帝刘辩、汉献帝刘协,之后西汉结束,历经13位帝王。东汉名存实亡,进入三国争雄时期。

蜀汉时期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沿用国号为汉,史称蜀汉,与北魏、东吴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其先后经历汉昭烈帝刘备、汉怀帝刘禅,两位帝王。于公元263年为魏所灭,自此汉朝彻底结束。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汉朝历代帝王和大汉皇朝的皇帝多少位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hjkw.cn/68424.html